近年来,巴林右旗检察院不断拓宽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和监督形式,除常规公开听证、庭审监督、检察建议制发、法律文书宣告送达等检察工作外,还进一步将监督从会场延伸到现场,从座谈会议的书面监督转变为监督员亲历案件现场参与实地监督,以保证办案质效,提升检察办案公信力。
“多亏了你们的帮助,让我们的家庭看到了希望!”当人民监督员和检察官走进被害人家中时,年过七旬的赵某紧紧握住检察官和人民监督员的手,声音哽咽。这一幕,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禁动容。
2025年初,巴林右旗检察院办理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,赵某的老伴是该案的被害人,在这场车祸中因伤情严重不幸身亡。尽管肇事者已得到法律的严惩,但是赔偿款因多种原因迟迟未能到位。这场交通事故不仅使赵某及家人身心受到严重伤害,也让整个家庭一度陷入困境。
巴林右旗检察院检察官时刻关注这一案件,经评估案情后认为,作为被害人家庭的赵某一家可能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,遂欲通过司法救助途径帮助其度过难关。检察官邀请人民监督员一起主动“上门服务”,到赵某家中及村委会调查走访,详细了解当事人的生活现状,“一站式”完成调查核实工作。经深入了解得知,赵某已年过七十,与患病的孙女共同生活,家中子女为生计常年在外务工,祖孙俩紧靠微薄的低保金维持生计,这场交通事故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。人民监督员与检察人员向赵某告知其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,有权申请国家司法救助,并告知其救助流程及所需申请资料。
走访结束后,检察官迅速整理材料,积极推进案件的办理,加快司法救助审批流程,人民监督员也时刻关注该司法救助案件办理情况,经过检察官不懈努力,20多天后,2万元的司法救助资金在人民监督员的见证下发放到赵某的手中。
从走访被害人家庭到司法救助案件办理,再到司法救助金的发放。人民监督员坦言,“对一个案件的多个环节都参与、进行全方位的监督,从以前的会场上看案卷材料提出纸面监督意见,到亲自去案件现场参与案件办理全过程,这在我三年的人民监督员工作中还是第一次,我本人的履职参与感已越来越强。”
人民监督员工作从会场延伸到现场,由书面监督转向实地监督,让监督不再表面化、形式化,进一步发挥了外部监督的作用。通过对办案活动全程同步动态的监督,既保障了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实效,也提升了检察机关案件办理质效,为提高司法公信力奠定了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