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精准分析研判检察业务运行态势,找准工作着力点,7月2日,巴林右旗检察院召开检委会专题分析研判上半年办案质效。巴林右旗检察院党组书记、代检察长邓斌主持会议并讲话,全体检委会委员参加会议。

会议审议了上半年检察办案质效分析研判报告,检委会委员依次发言,分析各业务条线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,分析原因,明确改进方向。会议原则通过了报告。会议结合本院上半年办案质效及案件质量状况,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。
会议指出,提升思想认识,增强工作责任感。要深刻认识、准确把握最高检作出“一取消三不再”重大决策的根本意图,充分发挥数据在科学分析研判办案质效方面的重要作用,推动工作重心回归到高质效办案这个本职本源上。要坚决杜绝和防止“躺平”的错误思想,摒弃不关注数据和不抓管理的错误倾向,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履职,通过业务数据变化发现业务工作中存在的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确保监督规模回归司法规律。
会议要求,聚焦主责主业,提升监督精准性。以数据为抓手强化监督质效,做好反向审视和数据剖析工作,通过深度挖掘异常数据,找准数据背后监督不到位问题,精准定位监督弱化、监督缺位、监督质效不高等问题根源,为监督工作靶向施策提供依据。严把案件质量关,提高办案效率。
会议强调,树牢案例意识,服务高质效办案。案例培育的基础是案件办理,要将案例培育贯穿办案全流程。夯实案例培育根基,在日常办案中主动发现素材,积累线索,建立动态化持续性的案例培育筛选模式,在办案中总结提炼经验,聚焦精品案件打造、典型案例培育、优秀检察文书创作持续发力,以高质量案例反哺办案质效提升。
会议强调,激活数字引擎,助力检察办案质效提升。做好数字检察工作,是新时代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任务。要深入推进大数据监督工作,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,增强工作积极性、主动性,把系统中提供的大数据监督模型用好用深用透。立足本院办案需求和监督难点,精准发力、固强补弱,紧跟上级院安排部署,以“小切口”推动“大突破”,让大数据监督模型成为破解监督难题的有力武器。